隨著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試采滿月
,可燃冰這種過去“可望而不可及”的非常規能源逐漸揭開神秘面紗
。中新社記者日前登上“藍鯨Ι號”海上鑽井平臺
,探秘這種“另類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前沿
。
在距離珠海320公里的神狐海域,100多米高的平臺被蔚藍的大海環抱
。平臺右側轟鳴的水流中
,可燃冰試采點燃的橘紅色火焰正在熊熊燃燒
。這個看似普通的海上油氣開採平臺是全球首座第七代雙井架
、半潛式鑽井平臺
,其上可燃冰的開採過程隱藏著中國六大技術體系二十項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
。
記者從中國地質調查局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平臺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獲悉
,自2017年5月10日點火測試以來
,至6月10日14時52分
,平臺已連續產氣31天
,總產氣量達到21萬立方米,平均日產6800立方米
。
可燃冰
,顧名思義
,外觀像冰
,遇火能燃燒
。它主要分佈在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
,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
。
可燃冰比常規天然氣更加清潔
,而且資源潛力巨大
。據預測
,可燃冰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
。各國均將可燃冰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
。過去幾十年間
,日本
、美國
、俄羅斯
、加拿大
、德國等國紛紛投入鉅資進行研究
,不過,海域可燃冰並沒有成功開採的先例
。
2013年
,日本嘗試過開採海底可燃冰並提取了甲烷
,但由於海底砂流入開採井
,試驗僅6天就被迫中斷
。上月
,日本二度試驗
,不過在持續12天后
,試采又因同樣的問題中斷
,總產氣量僅3.5萬立方米
。
此次中國首次實現可燃冰的穩定開採
,讓很多人開始相信大規模開採可燃冰的光明前景
。從1999年的第一次調查航次
,到2007年首次獲得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再到2017年5月實現持續一個月的連續產氣
,中國可燃冰的勘探開發在20多年的時間內
,實現從“空白”到“領跑”的跨越
。
對於可燃冰開採的環境擔憂
,中國地質調查局總工程師嚴光生指出
,早在設計之初
,這些問題就有考慮
。“我們在礦體周圍投放了很多監測點
,全程監測海底是否出現海底地層位移
、傾斜
、或者發生地質變化
,經過一個月的試采
,並沒有任何滑坡或移動的跡象”
,嚴光生說
。
一些人認為可燃冰開採會帶來甲烷氣的洩露
,導致嚴重的溫室效應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葉建良告訴中新社記者
,可燃冰是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
,在一定的溫壓曲線之內(例如
:500米的水深
、5攝氏度的海水溫度)
,甲烷氣即便溢出
,也會二次生成水合物
,不會大量跑到空氣中去
。
天然氣水合物在自然條件下有時會分解出甲烷氣
,形成海底“冷泉”
。“我們在這方面監測水準很高”
,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現場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陸敬安介紹說
,正因為如此
,中國的勘查工作者才能找到可燃冰
。經過密切的觀察監測
,此次開採
,無論是在海底
、海水中還是井口正上方的空氣中
,都沒有發現甲烷氣洩露
。
平臺現場專家表示
,事實上
,中國海域可燃冰的開採難度非常大
。日本
、美國
、加拿大等國瞄準的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均為砂質類型
,孔隙大
,開採難度是所有類型中最低的
,但該類型資源占世界資源量僅5%左右
。
而中國此番試采的泥質粉砂型儲層資源量在世界上占比超過90%
。但這種儲層具有特低孔隙度
、特低滲透率等特點
,同時深水區淺部地層鬆軟易垮塌
,易發生井漏
,鑽探風險極高
,開採難度最大
。
中國此次使用的防砂技術
、儲層改造技術
、鑽完井技術
、勘查技術等走在世界前沿的技術
,均來自于自主創新
。
據介紹
,目前試采井產氣過程平穩
,井底狀況良好
,獲得各項測試資料264萬組
,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